該研究是一項為期1年的回顧性單中心研究
,評估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爾國立大學盆唐醫院接受TDM的患者的藥代動力學和AKI發生率的關係
。入組該研究的受試者均至少需要有兩個可量化的萬古黴素濃度
。受試者必須在進行TDM谘詢前7-28天裏已經評估過eGFRs
,且超過60 mL/min/1.73 m2
,作為腎小球濾過率(eGFRs)變化的基線
。該研究以治療前後以肌酐值增加大於1.5倍或絕對值增加0.3 mg/dL為指標判定為AKI
。數據分析中
,AUC0-24和Cmin分別采用一點和兩點抽樣方法計算
。在評測AKI的可預測性時
,AUC0-24臨界值設定為500
、600和700 mg*h/L
,Cmin設定為15和20 µg/mL。
研究共納入407例符合納入標準的TDM患者數據
。其中
,161例TDM病例被納入分析
。在分析的TDM數據中
,可觀察到萬古黴素AUC0-24與肌酐變化率呈正相關
。在評估AUC0-24 cutoff值與肌酐變化率之間的相關性時
,在兩種采樣方法中
,隻有當cutoff值為500 mg*h/L時
,與肌酐增加顯著相關
。
用ROC曲線估計AUC0-24的閾值時
,一點法為524.26 mg*h/L
,二點法為563.45 mg*h/L
。這一臨界值與之前建議的563至1300 mg*h/L相當或更低[3, 4]
。用ROC曲線估計Cmin水平閾值時
,一點法為8.95µg/mL
,兩點法為10.66µg/mL
。這一臨界值也低於先前建議的15至20µg/mL的治療範圍(圖1)
。
在多變量分析中
,研究了其他可能影響AKI發生率的危險因素
,並計算了萬古黴素暴露閾值
。除了AUC0-24 (563.45 mg*h/L)和低穀(8.95µg/mL)閾值外,其他危險因素與AKI之間均無關聯
。這表明計算出的閾值是AKI的獨立預測因子
,可以作為治療目標範圍的上限
。
綜上所述
,該研究的結論基本與2020年修訂的萬古黴素TDM指南一致
。計算得到的AUC0-24值為563.45 mg*h/L(兩點抽樣法)
,接近指南建議的上限600 mg*h/L
。不過該研究也提示采用單點的Cmin也可以作為AKI的預測因子應用
。這使得在患者不願配合兩點抽樣AUC0-24檢測時
,可以采用Cmin來預防AKI的發生
。
圖表 1 預測AKI發生的AUC0-24和Cmin Cutoff值ROC曲線圖
。AUC為ROC曲線下麵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