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A血藥濃度監測黴酚酸酯(MMF)通用名稱是嗎啉酯-麥考酚酸嗎乙酯
,別名麥考酚酸
,是MPA的前體藥物
。MMF通過酯鏈斷裂快速代謝為活性化合物MPA
。MPA通過非競爭性可逆抑製2型次黃嘌呤核苷酸脫氫酶(IMPDH2)來抑製嘌呤的從頭合成
。抑製活化淋巴細胞中的IMPDH2能減少淋巴細胞內鳥嘌呤核苷酸的合成
,從而阻止淋巴細胞增殖
。MPA 通過肝髒內的酚羥基團葡萄糖苷酸化
,代謝為藥理學上無活性的黴酚酸葡萄糖苷酸(MPAG)
。MPAG的血漿濃度約比母體藥物高出40倍
。除初級代謝產物 MPAG外
,血液內還可分離出MPA的其他兩種代謝產物
:黴酚酸酰基葡萄糖苷酸(Ac-MPAG)和黴酚酸苯基葡萄糖苷酸(MPAG1s)
。其中隻有 Ac-MPAG 可在體外抑製IMPDH2
。
目前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據顯示
,MPA治療藥物監測能最大程度發揮藥物療效並將其毒性作用 降至最低
,MPA治療藥物一般與鈣調神經磷酸酶抑製劑(如環孢黴素
、他克莫司)同時給藥
,在口服給藥1-2h後血漿中MPA濃度達到峰值
。由於藥物的肝腸循環
,在服藥後的6-12h再次達到峰值
。由於伴發病或與其他免疫抑製劑相互作用
,MPA的藥代動力學表現出很大的患者間變異性
,而且在特殊患者群體中可能有所改變。環孢黴素抑製 MPAG從肝細胞進入膽汁
,使肝腸循環減慢
。因此
,MPA和環孢黴素同時給藥的MPA血漿濃度
,與MPA和他克莫司同時給藥的MPA血漿濃度相比可能會降低
。由於患者血漿MPA濃度的變異性
,監測MPA濃度可幫助改善移植後出現器官排斥的高風險患者的不良反應
。
臨床上對移植患者術後對抗排斥反應通常采取三聯用藥
:
糖皮質激素
。對於臨床來看
,目前檢測較多的是環孢黴素和他克莫司
,而MMF的檢測量較小
。
MMF類藥物“驍悉”1995年首次在國內推出
,由於不良反應較少
,未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綜合征發生風險
,保護腎功能等優點
,臨床醫生通常認為MMF類藥物不需要進行藥物監測
,而不良反應相對較大的環孢黴素及他克莫司
,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綜合征的發生風險
,以及伴隨腎損害
,臨床監測需求比較大
。“驍悉”的推出已經過去了20多年
,世界各地的移植專家也在不斷探索
,有一部分專家通過研究發現
,MMF作為抗排異藥物使用
,進行藥物濃度監測可以使患者受益
。更有一些學者支持“低毒性免疫抑製劑方案”
,即通過藥物監測調整MMF的最大耐受量
,降低環孢黴素
、他克莫司和糖皮質激素的使用
。實現MPA監測可為臨床提供指導
,理論上應采取全點監測
、計算曲線下麵積(AUC)的方法,但全點監測MPA在臨床應用上很難實現
,主要是由於采血周期長(需要每隔1h采血1次
,共12h)
、醫療成本高
。因此臨床上常用的MPA監測方法為有限采樣法(LSS)
,即通過3~4個采血點和計算公式
,模擬出AUC
,從而指導臨床用藥
。
2011年《羅馬共識》對MPA血藥濃度監測
,推薦監測頻率如下
:
移植1年後
,若所需劑量已穩定
,則每次調整免疫抑製方案
,對MPA的AUC進行評估
。